FTX 事件是無法預知的黑天鵝事件,即使是加密市場打滾多年的老手也無法預知 FTX 交易所可以在短短一個禮拜內倒閉,這間加密交易所過去營運確實是十分順利,對外擴展市場、行銷贊助,以及內部產品功能都取得用戶很高的評價,吸引了許多交易員選擇 FTX 進行操作。

另外 8% 活存方案更是吸引許多用戶投入 FTX 錢包,考慮到該交易所收取的借款利率也相當高昂,後來還因為熊市下調利息額度,用戶成長的速度也是業界前幾名,這些方案看似都非常正常,營運與獲利能力也都陸續獲得許多美國財經媒體的肯定,就連 FTX 外部贊助也是一直都有在出現,他們在各國也都有拿到合格的營業執照。

亮麗的營運成績下令人難以察覺這間交易所背後的不良操作,包括偷偷過度槓桿 FTT 借貸,甚至是挪用公款,即使是 FTX 內部員工也沒人知道真實的財務狀況,最後還是幣安執行長 CZ 短短的一篇推文與外流的資產負債表迅速引起市場疑慮,用戶拼命擠兌下讓 FTX 流動性枯竭,市場才發現 FTX 存在嚴重的負債問題,資金缺口達到 94 億美元,釀成今天的市場悲劇。

眾多利空衝擊下,比特幣已經跌破 18,500 美元鐵底區間,最低跌至 15,700 美元,雖然美股在週四開出了令人驚喜的物價指數結果,核心通膨率僅有月增 0.3%,激勵比特幣衝回 17,000 美元,價格表現仍然遠不如美股動輒 10% 的漲幅,後者近幾個月實在是悶太久了,只需要一個好消息就能啟動嘎空潮,但幣圈受到 FTX 災情之下,補漲幅度不如預期。

FTX 破產影響的範圍極大,這種系統性風險衝擊比今年六月的 LUNA 更嚴重,且影響時間會相當深遠,LUNA 頂多算是單一幣種的泡沫破滅,但 FTX 事件不一樣,它幾乎是幣圈版的雷曼兄弟事件,當年雷曼兄弟集團營運表面上也非常亮眼,與全球各大銀行都有緊密的關聯,後來才被次貸風暴戳破背後的債務問題,觸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FTX 也是類似的情況,營運狀況良好且與各大加密平台都有緊密的聯繫,但遭到擠兌戳破泡沫,他分別造成「加密平台曝險」、「交易所擠兌」以及「機構投資失去信心」三個潛在問題。

A. 11 月 08 日 幣安出場引發市場疑慮,FTX 交易所的穩定幣儲備暴跌 93%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公司 Cryptoquant 執行長 Ki Young Ju 的推特,他們發現 FTX 穩定幣儲備在過去兩週以來呈現斷崖式的暴跌,從平均 7 億美元的水準暴跌至最新的 5,100 萬美元,下跌幅度達到 93%,意味著用戶正在從 FTX 不斷提領 USDT 等等的穩定幣資金,此外 FTX 的 ETH 流出速度也到了近期新高。

他更補充 FTT 代幣流入交易所的金額也到了歷史新高,目前約有 60% FTT 代幣都存放在交易所中,代幣從錢包流入交易所意味著投資者可能準備要賣掉這些代幣,這些鏈上數據都指向 FTX 用戶信心受到衝擊,近期財報公開的效應發酵下,用戶正在將資金從 FTX 撤走以確保安全。

B. 11 月 10 日 資金缺口過大與反壟斷監管壓力,幣安放棄收購 FTX

幣安執行長 CZ 在推特正式宣佈將放棄收購 FTX,經過盡職調職查後,發現 FTX 正面臨 80 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加上幣安收到監管機關反壟斷的疑慮,決定放棄收購 FTX,幣安的援助失敗後,FTX 沒意外會申請破產清算,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SBF 曾在週三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中向華爾街求助 40 億美元的資金處理 FTX 的提款需求。

消息出現後,比特幣跌破 16,000 美元,最低來到 15,700 美元、以太幣跌破 1,200 美元,FTT 代幣更跌至 2 美元水準,資金正恐慌地撤出市場,投資者除了發現 FTX 流動性大有問題之外,也擔憂其他加密交易所也有同樣的流動性問題。

C. 11 月 11 日 美國 CPI 開獎月增 0.4%,核心通膨遠低於預期

受益於核心 CPI 成長趨緩,昨天晚上美股反彈大漲,道瓊指數更是只差 3,000 點就回到歷史高點,開獎結果是月增 0.4%,其中核心通膨月成長 0.3%,低於市場預期的 0.6%,直接帶動資產市場反攻空軍,先前慘跌的科技股一路嘎空十幾個百分點,即使是大型科技故也有 8% 以上的漲幅,超乎市場預期。

這次核心通膨可以跌下來是受益於二手車價格下滑 2.4%,大幅減弱了其他項目的漲幅,例如房租月增達到 0.8%,比 9 月的 0.7% 還高,說明通貨膨脹仍然不容樂觀,能源與食物價格也維持在高點難以下跌,但現在市場過於悲觀,只需要一個較大的好消息就能刺激上漲。

很可惜的是加密市場受到激勵的幅度不大,雖然比特幣重新站回 17,000 美元,但 FTX 事件讓市場信心受到極大的打擊,根據最新資料,資金缺口達到 94 億美元,SEC 也要介入調查此起事件,加密交易所的金流與資產運用都將受到更嚴格的規範,投資者難以像美股投資者那樣樂觀。

FTX 儼然是幣圈的雷曼兄弟事件,衝擊機構信心

首先是第一個面向「加密平台曝險」現在市場上謠言滿天飛,許多重量級的加密基金、DeFi 平台與交易所對 FTX 都有一定的曝險,後面隱藏的連鎖效應難以估計,我們無法得知哪間交易所或是 DeFi 平台有將資金存放在 FTX 交易所,因此潛藏的風暴是否會發生,或者是發生規模多大都不得而知。

保險起見是將加密幣都提到自身的冷錢包,我們不會知道其他交易所背後是否也偷偷挪用了用戶資金,越來越多人正採取行動,選擇將加密幣從加密交易所出領出,轉移到自己的冷錢包地址以確保安全,進一步來說,加密交易所的「擠兌」已經悄悄在發生,這是第二個影響。

大型加密交易所也已經注意到這點,為了安撫用戶,幣安首先提出 100% 資產揭露,證明交易所確實擁有足夠的儲備資金以因應用戶提款需求,這幾天也有越來越多加密交易所對外公開錢包地址,以證明自己的儲備資金位於安全水位,相對地,其他無法兌現的中小型交易所也有可能出現流動性問題,用戶越早行動越好。

除了嚴重影響投資人對於加密交易所安全的信心,由於影響的用戶數量眾多,美國與各國金融監管機構都陸續動作,開始要求加密交易所遵循更嚴格的資金控管規範,但這些法遵措施只是加速發生而已,我們更擔憂的是「機構投資者」對加密市場的信心遭到重創。

第三個面向則是經過 FTX 雷曼式倒閉事件,傳統金融機構會對加密幣投資的審查會更加嚴格,未來可能都不會考慮投資加密幣,因為過不了內部的風險審查,後續也有會更多機構投資者選擇撤出加密幣市場。

幣圈過去兩年的蓬勃發展無非是外部投資人大量流入加密市場,當他們對交易所財務狀況產生疑慮,加上也沒有能力查核平台的安全性與資金運用狀況,最安全的動作是直接選擇撤走資金或是未來乾脆不投資加密幣,這會大大削弱外部資金流入加密市場的力道。

再來是許多加密新創公司,他們明明致力於發展更好的區塊鏈基礎建設,卻無故便遭到系統性風險重創,加上眾多知名創投踩了 FTX 的大坑,未來對加密新創公司的注資會更加保守,這一兩年內加密新創公司的募資將會非常辛苦。

FTX 事件在一個禮拜內就讓加密產業跌落谷底,即使 CPI 開出低於預期的成果,比特幣回彈幅度遠不如美國股市,傳統金融對加密幣幾乎喪失了信心,但這個不會是結束,期許市場與加密產業能撐過這一段低潮期,新的區塊鏈技術仍然在快速發展,等待市場回穩之後制度完善,後續加密幣市場發展將更穩健。

 

上週回顧👉🏻👉🏻👉🏻【MICA RESEARCH】美國 Fed 再度升息三碼,這次市場有點難消化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Research 的內容已同步於 Substack 發布,不想錯過第一手消息,請點擊這裡前往訂閱,周報以及每天的市場發現即會透過 Email 傳送給您。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

MICA  

MICA為區塊鏈團隊和投資者提供一站式諮詢顧問服務,包括區塊鏈應用、技術架構和募資策略建議等,並同時提供市場狀況及行業趨勢等報告,讓客戶可以快速掌握最新產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