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Substack
編譯:深潮 TechFlow
假如以公司視角看待以太坊,這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2023 年 2 季度,日活躍用戶 34 萬,毛利折合 7 億美元(45.3 萬枚 ETH),毛利率 84%,淨收入折合 4.2 億美元(22.7 萬枚 ETH),環比增長了 187%。
強大的網絡效應之下,ETH 銷毀速度從 0.3%加快到了 0.8%。隨著 Shapella 升級成功實施,並沒有導致 ETH 的拋售,以太坊生態系統(包括 L2)的指標正在全面增長。
本文是以太坊非官方的 2023 年第二季度數據報告,主要分析和評論了以下內容,從數據層面帶你全面了解以太坊的營運和財務情況。
- 以太坊的營運指標;
- 以太坊生態系統(整合 L2 指標);
- 以太坊的損益表;
- 主要影響。
2023 年第二季度營運指標
日活躍用戶: Q2 日活躍用戶為 340,588,同比下降 3%,相比於 2023 年第一季度和 2022 年第四季度的約 10%有所改善。在 7 月的前幾天,平均每日活躍用戶與 2023 年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 12%。日活躍用戶的下降意味著每天使用以太坊的人數減少。
平均每日交易次數:平均日交易次數為 1,046,592,同比下降 4%。與前兩個季度相比,下降速度有所減緩。平均每日交易次數幾乎穩定在-1%。平均每日交易次數的下降是由於日活躍用戶減少。平均每日交易次數在 7 月的第一周呈下降趨勢。
已質押的 ETH:已質押的 ETH 佔總供應量的 17%。已質押的 ETH 數量同比增長了 58%,環比增長了 13%。
Shapella 升級於 2023 年 4 月 12 日成功執行。與一些人擔心的情況不同,ETH 在 Shapella 之後沒有出現拋售。
已質押的 ETH 數量繼續增長。但增長速度已放緩。在 Shapella 之前和之後,每週增量 ETH 的數量有所下降(見下圖)。大約有 180 萬 ETH 在 4 月份質押,400 萬 ETH 在 5 月份質押,220 萬 ETH 在 6 月份質押。
價格:Q2 平均價格為 1861 美元, ETH 今年迄今上漲了 55%,季度上漲了 4%。 ETH 在季度內波動較大。 ETH 在季度內最高點到最低點下跌了 22%,然後反彈。
總鎖定價值(TVL):ETH 的 TVL 同比下降了 41%,下降趨勢仍在惡化。 TVL 與 2023 年第一季度的下降相符,下降了 14%。
以太坊生態系統
以太坊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多地通過以太坊生態系統的狀況來評估。以太坊生態系統包括其第二層擴展解決方案。 Arbitrum 、 Optimism 、 Polygon zkEVM 、 StarkNet 和 zkSync Era 被用來確定以太坊第二層的健康狀況。活動已經遷移到第二層,它們提供更便宜和更快的交易結算。評估以太坊生態系統,包括以太坊基礎層和第二層的活動,呈現出不同的畫面。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日活躍用戶(DAU)和平均每日交易次數正在增長。
自 2021 年以來,以太坊的日活躍用戶(DAU)增長一直停滯不前。在過去一年中,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 DAU 數量從 40 萬增長到 80 萬左右(見上圖)。然而,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 DAU 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有更多的人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進行交互。更有可能的解釋是,一部分以太坊的 DAU 也成為了以太坊第二層的 DAU 。
Polygon PoS 的數據不包括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 Polygon PoS 是以太坊的側鏈。 Polygon PoS 的用戶可能會逐漸遷移到 Polygon zkEVM 鏈上。 Polygon 的重點是 zkEVM 鏈。這種遷移可能對以太坊生態系統有利。 Polygon PoS 上有 36 萬 DAU,超過了以太坊的 30 萬 DAU 。以太坊的 DAU 在遷移後不會翻倍。相當數量的 Polygon PoS 的 DAU 很可能也是以太坊的 DAU 。
隨著第二層的出現,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 DAU 進行的交易越來越多。自 2020 年下半年以來,以太坊的日均交易次數一直在 100 萬左右徘徊。以太坊的交易次數每天被限制在約 100 萬次。第二層共計增加了每天 200 萬次的交易次數。以太坊生態系統的總交易次數在過去一年中幾乎翻了兩番(見下圖)。在以太坊上進行 1 次交易,第二層上就有 2 次交易。
Polygon 的 PoS 鏈平均每天有 240 萬次交易。如果這些交易遷移到 Polygon zkEVM 鍊或其他以太坊第二層,將使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每日交易次數幾乎翻倍。
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日均交易量在 2023 年第二季度達到 300 萬筆,高於 2023 年第一季度的 200 萬筆。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日均交易量環比增速從 2023 年第一季度的 17% 加速至 50% 。 23 年第二季度,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平均每日交易量同比增長 139%(見下圖)。
以太坊生態系統上發生的平均每日交易量為 300 萬筆,佔除 Solana 之外的可編程區塊鏈每日交易總量的 16%(見下圖)。 Solana 的交易數據無法與其他鏈直接比較。 Solana 每天執行 2000 萬次交易。它可以說是最高性能的區塊鏈之一。然而,由於其交易吞吐量非常高且費用較低,其中很大一部分交易是垃圾交易。
如果將 Polygon PoS 納入考慮,以太坊生態系統在總交易量中的份額將翻倍,約為 30%。在不考慮 BNB 和 Tron 的情況下,以太坊生態系統在每日交易量中佔據了 60%的市場份額。 BNB 和 Tron 與該組其他區塊鏈有很大的不同,它們更加中心化。
以太坊損益表
總費用:Q2 總費用為 453,235ETH(843,470,335 美元),同比下降 17%,其中交易費用減少 13%,交易量下降 4%。總費用環比增長了 56%。環比增長是由於每筆交易的費用增長了 57%,而交易量下降了 1%。總費用代表用戶為處理所有發佈到以太坊的交易所支付的總成本。在傳統金融術語中,這是「公司」所產生的總收入。
毛利:毛利為 381,565ETH(710,092,465 美元),季度內的毛利率為 84%,意味著 84%的總費用被銷毀。毛利通常被稱為「網絡收入」。它捕獲了代幣持有者應計的總費用的一部分。毛利與總費用同比增長。
每日費用和毛利(即收入)在 5 月份增長了兩倍(見下圖)。這一增長是由 Pepe 推動的 Meme 幣狂熱。隨後,費用和毛利(即收入)恢復到了正常水平。除非有另一個一次性費用驅動因素,否則在 2022 年第三季度,費用應該會環比下降。與 2023 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每日費用相比,7 月的第一周平均每日費用下降了 27%。
淨收入:Q3 的淨收入為 227,147ETH(422,720,567 美元),環比增長了近 3 倍。淨收入的增長是由於總費用環比增長了 56%。淨收入的環比增長展示了以太坊的營運槓桿效應。以太坊的成本並不隨著總費用的增長而增長。以太坊的成本並不隨著總費用的增長而增長。總費用環比增長 56%,但以太坊的固定成本(向驗證者發行代幣的成本)環比下降 5% 。結果,淨收入環比增長 187% 。
自引入 PoS 以來,以太坊每個季度都盈利。利潤的顯著改善是由於發行代幣的成本下降了 90%。
待發行代幣:以太坊在 2023 年第二季度銷毀的代幣數量超過了發行的數量。待發行代幣從 1.2045 億減少到 1.2022 億。淨發行代幣(計算方法為年化淨發行代幣除以期初餘額)從低個位數百分比下降到-0.8%。以太坊在 2022 年將待發行代幣數量增加了約 3%。現在,它減少了流通代幣數量約 1% 。
如何解讀以太坊的損益表?
總費用代表用戶支付的費用,用於將其交易發佈到以太坊區塊鏈上。總費用包括基礎費用和小費。小費是轉嫁費用,它支付給驗證者。請注意,小費項目與支付給驗證者的費用項目是相同的數字。它是一個可變成本。它與使用量成比例增長。用戶支付小費以使其交易得到優先處理。
基礎費用是用戶支付的處理交易的費用。請注意,基礎費用數字與毛利數字相同。毛利表示以太坊區塊鍊為其處理的交易賺取了多少資金(以 ETH 計價)。有時也稱為「網絡收入」。毛利率表示總以太坊費用中有多少被銷毀。被銷毀的代幣將從流通中移除。這類似於股份回購。
發行代幣的成本是支付給驗證者以保持網絡安全的費用。這是一個固定成本。它不會與使用量成比例增長。
淨收入是基礎費用(即毛利)與新發行代幣之間的差額。以太坊在 2023 年第二季度的淨收入為 227,147 ETH,這意味著它在基礎費用上收取的比新發行的代幣多出 227,147 個。因此,以太坊的待發行代幣減少了 227,147 個。
以太坊產生的淨收入越多,銷毀的 ETH 越多,待發行的代幣就越少。待發行的代幣越少,其他條件相同,每個代幣的價值就越高。
結論
1. 第二季度總費用的激增是短暫的
第二季度總費用的激增和由此導致的代幣銷毀是短暫的。它是由一次性事件——Meme 幣狂熱所驅動的。這一激增持續了大約兩週。預計 2023 年第三季度的環比表現將較差。
2. 重點在於 L2 解決方案
以太坊生態系統的營運指標,包括第二層擴展解決方案,顯示出一個健康增長的網絡。相比之下,以太坊獨立的營運指標表明網絡停滯不前。以太坊的增長是由第二層擴展解決方案推動的。它們的成功對以太坊至關重要。即將實施的 EIP-4844 將對第二層擴展解決方案和以太坊產生重大影響。
在短期內,增加以太坊的費用唯一的方法是通過增加每筆交易的費用,即更高的 Gas 價格。目前,以太坊每天的交易次數最多約為 100 萬次。人們認為第二層交易將大幅增長。第二層交易將被批量處理為以太坊基礎層的一個輸入。一個昂貴的以太坊交易的成本將分攤給許多第二層交易的費用支付者。
3. 已質押的 ETH 數量增長放緩
在 Shapella 成功實施之前和之後,已質押的 ETH 數量增長迅猛。增長放緩的趨勢表明,已質押的 ETH 數量可能不會像之前預期的那樣快速增長超過 50%。要達到 50%的質押比例,需要額外質押約 4000 萬 ETH 。以目前每月額外質押約 100 萬 ETH 的速度,需要 40 個月或 3 年零 4 個月才能達到 50%的質押比例。
對於 ETH 的質押者來說,這不一定是件壞事。質押比例越低,支付給驗證者的質押獎勵就越高,因此,ETH 收益率也越高。 ETH 收益率是質押、收益和 MEV 收益以及代幣供應的通脹或緊縮的總和。最具經濟吸引力的情況是質押比例低,因此質押收益高,費用高,因此收益率高。最不具經濟吸引力的情況則相反。經濟視角並不是驅動 ETH 價值的唯一參數。質押比例越高,區塊鏈的安全性就越高,理論上導致 ETH 價值更高。
ETH 質押數量的增長放緩導致 Lido 和 Rocket Pool 的表現不佳。在本季度,LDO 和 RPL 分別下跌了 17%和 18%,而 ETH 基本持平。 ETH 質押數量的增長放緩加上 Rocket Pool 迷你池的規模較小,意味著 RPL 買家數量減少。
4. 以太坊的營運槓桿導致大規模銷毀
以太坊的盈利能力和銷毀機制非常重要。以太坊從每天 2200 萬美元的賣壓(以 1860 美元的 ETH 價格計算)轉變為每天 500 萬美元的買入需求,差額為 2800 萬美元。這 2800 萬美元的變動相當於以太坊市值的 4.5%。
以太坊的 PoW 模型存在兩個經濟問題。首先,以太坊過去每天向礦工發行 1.7 萬個代幣,相當於年度稀釋率的 5%。其次,據估計,這些代幣中的 70%立即被出售以回補昂貴的挖礦。以 1860 美元的 ETH 價格計算,向礦工發行代幣並隨後出售導致每天 2200 萬美元的賣壓。
PoS 的引入和銷毀機制的引入將每天 2200 萬美元的賣壓轉變為每天 500 萬美元的買入壓力。以太坊現在每天銷毀(即回購)價值 500 萬美元的代幣,而過去每天出售價值 2200 萬美元的 ETH 代幣。下表概述了從 PoW 到 PoS 的預測損益表。
大多數人誤解了以太坊的營運槓桿。營運槓桿是傳統金融術語,用來描述利潤增長速度遠高於收入增長速度的資產。利潤之所以大幅增長,是因為營運成本不增長,而收入增長。技術人員通常不理解營運槓桿。傳統金融投資者不理解加密貨幣。
上圖中的「預測」列展示了以太坊的營運槓桿。預測列假設總費用增長 5 倍。費用增長 5 倍,導致淨收入增長 9.9 倍。當總費用增長時,以太坊的固定營運成本,即向驗證者發行代幣的成本,並不會增加。淨結果是以太坊的通縮率增長了 9.9 倍。與當前的 0.4%通縮率相比,當收入增長 5 倍時,以太坊每年將減少待發行代幣數量 4.2%。購買需求將增加 5.2 倍,從每天的 500 萬美元增加到 2800 萬美元。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MarsBit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深潮 TechFlow)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