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港媒報導,香港金管局今(30)日發布 《「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報告》,指試驗結果表明,「數碼港元」具有「可編程性」、「代幣化」及「即時交收」這三大優勢,有潛力為香港的支付生態帶來獨特價值,但目前尚未決定是否或何時推出「數碼港元」。
金管局表示,「數碼港元」有潛力促進更快、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具包容性的交易,同時也可望促成新型的經濟活動,雖然「數碼港元」不一定有能力解決香港目前在電子零售支付方面的痛點,但是在零售支付上仍具有三大優勢,包括有「可編程性」、「代幣化」和「即時交收」的功能,令參與先導計劃的機構感興趣。
金管局進一步透露,先導計劃的試驗均在受控環境下以小規模形式進行,預計明年將啟動第二階段先導計劃,屆時將進一步探索「數碼港元」的新用例,並針對商業和技術層面,更深入研究第一階段的部分試驗,同時將會繼續進行第一軌道工作,也就是為日後可能會推出的「數碼港元」奠定法律及技術基礎。
首席金融科技總監周惠強表示,「數碼港元」第一階段試驗的用例主要圍繞零售和支付,下一階段可能會涵蓋企業用例、跨境支付以及不同區塊鏈互動等,屆時將邀請銀行、支付或科技公司等提交申請參與試驗。
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指出,目前當局仍未敲定最終是否推出「數碼港元」,也沒有正式推出「數碼港元」的具體時間表。他說,現階段還需要更多時間等待生態環境發展成熟,且並不只是香港如此,不少國家都認為,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都需要以年計的時間來觀察情況和籌備,才能做出正式的決定。
李達志還提到,分散式帳本技術(DLT)並非落實「數碼港元」的先決條件,但對於是否持續使用 DLT,金管局仍持開放感度。